一、考查目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各专业的核心学位课程,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由来、科学内涵、历史方位、历史使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战略、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建设等重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与基本方略的掌握、理解与运用情况。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硕士研究生的公共政治课之一,主要培养和考察研究生同学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立场和方法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是否拥有人文和社会科学最新的理论视野,将前沿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有效结合起来,提升学术研究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考查要求
专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由来、科学内涵
1.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和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
2.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重要性及其辩证关系。
3.运用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四个自信”的行动自觉。
专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掌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内涵及其重大意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理解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者之间的关系。
3.运用
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
专题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1.掌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总任务的科学内涵、提出依据及实现路径、“四个伟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战略意义。
2.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提出的科学依据。
3.运用
培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和主动性。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掌握
中国特色经济理论与制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主要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理解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原因及其主要特征、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3.运用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专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其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2.理解
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因及办法。
3.运用
增强对中国政治发展的道路自信。
专题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制度、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及重要意义、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意义。
2.理解
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及举措、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3.运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分析和阐述当前文化现象,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文化判断和选择能力。
专题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制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原因和主要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措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及丰富内涵。
2. 理解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意义及举措。
3.运用
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增进对党的路线方针认同。
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制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任务。
2.理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3.运用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专题九、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掌握
当今时代主题以及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意义。
2.理解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深层原因、“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思想的内在关联。
3.运用
客观认识西方治理模式困境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意义。
专题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与从严治党
1.掌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战略举措。
2.理解
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依据和制度安排。
3.运用
增强对党的领导的认同与拥护。
以下对应考察目的(二),即《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公共课程的考核。
专题十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解释原则
1.掌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等称谓的关系。
2.理解
准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与解释原则所确立的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自然观和科学观等。
3.运用
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反思与批判。既善于吸收积极的思想资源,又能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问题的理解与阐发。
专题十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实践视野
1.掌握
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即现代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这种完备的新唯物主义、合理的唯物主义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具有历史和实践的理论视野,体现为历史的逻辑和实践的思维方式。
2.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现实世界,在社会历史领域借助实践的观点,超越了抽象、思辨的历史哲学,批驳了历史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半拉截子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通过唯物辩证法并在历史科学的基础上,以历史性为基础统一历史主义,遵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颠覆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唯心主义。
3.应用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逻辑和实践的思维方式,将历史性与历史主义结合起来,反对单纯的历史主义立场所决定的绝对的历史决定论、历史客观主义、历史怀疑论和历史虚无主义。
专题十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1.掌握
要准确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它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区别与共同之处在那里。要懂得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是如何完成的。
2.理解
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及其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在唯物主义立场上重新阐发了辩证法,最终确立唯物辩证法,这一辩证法也是实践辩证法、历史辩证法,而且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关系。
3.应用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克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同时批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对立起来的做法,促进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研究。
专题十四、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方法
1.掌握
在现代科学的谱系内掌握自然科学方法、人文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仅了解目前有哪些主要的社会科学方法,而且知晓社会科学方法是如何借鉴自然科学方法、人文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的。
2.理解
哲学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最高方法;哲学方法论是一切方法论中最高方法论;理解主体间性概念对于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意义与价值;知晓解释学方法何以成为人文科学的一般方法;明确一些最新的社会科学方法。
3.应用
能够利用所学到的最新人文和社会科学方法从事学术研究,同时始终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理论思维指导实证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