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的
《国际经济学》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收支平衡、汇率与外汇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理论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情况。
二、考查要求
专题一、国际贸易理论
1.掌握
国际贸易古典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2.理解
在掌握宏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学习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对以上理论进行数理推导和演绎,
3.运用
特别要求学生观察现实国际经济现象,并能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专题二、国际贸易政策
1. 掌握
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措施、贸易救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定义,以及国际贸易政策实施以后带来的经济效应。
2. 理解
在掌握宏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学习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对国际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数理分析。
3. 运用
观察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对现实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
专题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1. 掌握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关税同盟理论内容和经济效应。
2. 理解
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达成贸易创造型关税同盟的条件。
3.运用
结合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问题,用所学关税同盟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专题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
1.掌握
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国际间流动的经济效应、跨国公司概念和特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理解
深刻理解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一国企业必须“走出去”的内在原因。
3.运用
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现实,运用所学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专题五、汇率与外汇市场
1. 掌握
掌握外汇与外汇市场的概念、汇率决定理论、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2.理解
理解汇率决定理论的内涵,以及汇率波动对外贸和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汇率风险。
3.运用
运用所学汇率知识规避汇率风险, 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
专题六、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1.掌握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理解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渊源和内在联系。
3.运用
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专题七、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掌握
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特征,内外均衡的含义,不同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异同点。
2.理解
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实现内外均衡的。
3.运用
运用理论好分析工具,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对开放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
专题八、国际货币体系
1. 掌握
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与欧洲货币系不同的国际货币制度安排和历史演进轨迹。
2.理解
不同国际货币制度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3.运用
用国际货币体系相关理论对当今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