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消灭阶级和阶级对抗,实现(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设想的基
本目标.
A.消灭商品生产B.实现共同富裕
C. 实现按需分配D.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2、X1 ,X2 价格如何变化,才能使预算线如图所示,以A点为原点向右旋转( )
A.上升/下降
B.下降/上升
C.下降/不变
D.上升/不变
预算线的横截距OB和纵截距OA分别表示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预算线的纵截距OA不变,X2 价格P2 不变;横截距OB变大,X1 价格P1 下降。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A. 中介指标必须能为货币当局加以控制
B.中介指标必须与最后目标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
C.中介指标受外来影响因素较大
D.中介指标与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4、古典利率理论包括以下哪项( )
A.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
B.利率由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决定
C.利率由投资和储蓄的均衡来决定
D.利率由货币供求决定
5、以下可用于解释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不包括( )
A.政府活动扩张论
B.梯度渐进增长论
C.经济发展阶段论
D.公共物品涨价论
解释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主要有:①政府活动扩张论,也称瓦格纳法则;②梯度渐进增长论,也称内外因素论;③经济发展阶段论;④官僚行为增长论。
6、税收的基本特征( )
A.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B. 强制性、公共性、调节性
C.无偿性、公共性、灵活性D. 调节性、公共性、灵活性
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即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基本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称其为税收。
7、最终产品进口的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材料征税越低,该名义税率保护作用( )。
A.增加B.不变C.变小D.不确定
关税有效保护率EPR=(V′-V)/V,其中,V′为附加价值,即最终产品价格与原料(或中间产品)的价格之差,是带有税收的附加价值;V为新加入的价值。当最终产品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征税越低,则V′越大,从而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反之,V′越小,保护作用越小。
8、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包括( )。
①要素市场融合 ②价格与工资弹性 ③商品市场高度融合
④国际收支顺差 ⑤宏观经济协调和政治融合 ⑥金融市场融合
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⑤⑥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总供给曲线:
2.边际产量:
3.政府采购制度:
4、汇兑心理理论: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名义利率?什么是实际利率?请写出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式。
2、简要分析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4、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政府干预的优势?政府合理干预怎么界定?
2.什么是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已知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200-6r。货币需求为L=0.2Y-4r ,货币供为M=200,价格水平P=1,写出IS-LM模型的具体方程,并求解均衡的国民收入(Y)与均衡的利率(r);如果货币供给由200增加到240,均衡国民收入(Y)会怎么变?请简要说明引起这种变化的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总供给曲线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呈同向变动关系的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垂线,其位置由制度、资源、技术决定。
2.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例如,在生产中如果只有劳动L是可变投入,则劳动的边际产量MP=dQ/dL.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要素边际产量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是递减的。
3.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实体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点,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4、汇兑心理理论:
汇兑心理说是国际借贷说与购买力平价说的结合。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效用论,它认为人们需要外汇是因为要购买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效用是外汇的价值基础,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边际效用,而这又是人们主观心理决定的。人们在主观上对外汇的评价不同,造成了外汇供求的变化,导致汇率变动。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名义利率?什么是实际利率?请写出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式。
答案:
(1)名义利率是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名义利率包括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
(2)实际利率是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因使用资金而支付的真实成本。
(3)当一般价格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等量的。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波动会导致实际利率的反向变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式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或者: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2、简要分析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答案:风险资本指由风险投资基金所运作的资本,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大致分五个步骤:
(1)交易发起,即风险资本家获知潜在的投资机会。
(2)筛选投资机会,即在众多的潜在投资机会中初选出小部分做进一步分析。
(3)评价,即对选定项目的潜在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估。如果评价结果是可以接受的,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一道进入第四步。
(4)交易设计,交易设计包括确定投资的数量、形式和价格等。一旦交易完成,则进入最后一步-投资后管理。
(5)投资后管理,投资后管理的关键是将企业带入资本市场运作以顺利实现必要的兼并收购和发行上市。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研究出发点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和跨国公司的高速发展。由资本流动对国际资源配置的影响,在注重资本流动的同时,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综合起来进行研究。
(2)基本内容。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区位特定优势三者结合决定了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较是否具有对外投资的优势,或者可以通过出口、技术转移来开拓该优势。理论的具体内容为:
①所有权特定优势。即企业在资产和所有权方面所获得的为其他企业所不拥有的优势,包括组织管理能力、金融融资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企业的规模与其垄断地位及其他能力。这些优势组成了企业比投资所在国公司更大的优势,可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碰到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风险。
②内部化。即将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因为外部市场不完全,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可能会受到打击而丧失,内部化是在企业内部更好地实行资源配置,克服不利条件。
③区位特定优势。以上两种优势并不能决定企业是否必然实现直接投资,因此区位特定优势很重要,是投资的充分条件,包括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情况、市场的条件与需求状况、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东道国政府的各种政策等。
④投资发展周期的概念。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资本流动,尤其是对外投资,与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由于上述三个优势的动态变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该国与外部资本的流动也会发生净流入、流入流出并存、净流出等若干阶段,不同阶段资本的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不同的作用。
(3)评价:该理论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解释了新的经济现象。但该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前人理论的综合与折衷,没有重要的理论突破。当然,这并不防碍该理论在政策上的重要性和参考意义。
4、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
答案:与民间投资相比,财政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1)追求的是社会收益最大化而非私人收益最大化;
(2)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税收无偿取得的。
正因为财政投资的这些特点,政府在作出财政投资决策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于私人部门,而且政府最终依据怎样的投资决策标准,取决于政府在不同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通常,财政投资依据以下三个标准:①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即单位资本所带来的产出最大,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资本-产出比率最低的投资项目。②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支出应当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③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四、论述题
1.答
(1)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当市场是不完全时,就会存在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配置或帕累托最优。
(2)政府干预经济的优势
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的优势具体包括:
1)、征税权。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企业课税和对消除污染的企业给予补贴来解决污染问题;
2)、禁止权。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或司法程序禁止某些活动,这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3)处罚权。政府可以借助法律制度对违法合同或破坏产权的行为给予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
4)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法制手段、制度约束。
(3)政府合理干预的界定
政府干预要适度,干预不当,会妨碍市场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在以下领域发挥程度不同的作用:
第一、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对内、对外两方面职能。对内职能主要包括从事道路、公共文化设施等。对外职能包括国防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从事外交活动等。
第二、维护市场秩序:通过立法规范人们的行为,确定市场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行政管理,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三、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对私人部门不愿投资或无力承担的项目进行投资,兴办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第四、进行制度创新,改革不合理的体制,完善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影响收入分配:用税收和转移支付,及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调整和财产所有权调整,促进收入公平分配;
第六,具有财政调节功能。
第七、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
第八、选择适当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第九、必要的行政控制:运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控制经济活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2.答案:(1)根据凯恩斯理论,在货币市场上,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并相应地决定均衡的利率水平。通常,货币供给被认为是由一国货币当局发行并调节的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无关,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代表物价水平,m=M/P)。因此,在以利息率为纵坐标、货币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基础上的。交易、谨慎和投机三种动机引起货币需求。其中,交易和谨慎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有关,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表示为L1(Y);而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表示为L2(r)。这样,货币需求可表示为:L=L1(Y)+L2(r) 于是,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L=L1(Y)+L2(r)=m,在已知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上述均衡条件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如图:
(2)IS曲线:Y=C+1=100+0.8Y+200-6r,化简得Y=1500-30r
LM 曲线:L=M/P, 则0.2Y-4r=200/1,简化得出Y=1000+20r
均衡国民收入即产品市场与货市市场均衡
联立IS曲线和LM曲线,解得Y=1200,r=10
(3)当货币供给M=200增加到M =240
新的LM 曲线:0.2Y-4r=M/P=240/1,化简得Y=1200+20r
联立原IS曲线Y=1500-30r和新的LM曲线,解得Y=1320,r=6。
(4)由题(2) 当M=200时,均衡国民收入Y=1200,r=10,在扩张货币供给M=240时,均衡国民收入Y=1320,r=6。出此可见,在实现扩张的货币政策时会引起国民收入上开,同时利率下降。(可简单画图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