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总体要求
西学经济学是经济学及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微观部分主要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竞争理、生产要素的。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的衡量及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乘数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微观经济学》部分(80分):
(一)基本理论导读(10分)
1.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研究方法
2.需求供给与市场价格
需求和需求的变化;
供给和供给的变化;
需求与供给弹性;
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
蛛网理论。
(二)消费者需求理论(20分)
1.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效用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需求规律;
消费者剩余。
2.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与消费者需求。
(三)供给理论(20分)
1.生产理论
生产函数;可变比例与报酬递减规律;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可变要素与等产量线;厂商均衡;生产规模的报酬。
2.成本理论
成本的含义;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四)市场与价格的决定(15分)
1.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市场与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的涵义和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长期均衡。
2.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垄断厂商均衡价格和产量决定;
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
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3.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厂商均衡和行业均衡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的厂商均衡和行业均衡;
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五)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15分)
1.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生产资源的价格与分配理论;生产要素与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
2.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工资理论;地租理论;资本与利息;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3.“三位一体”公式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4.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5.决策与博弈论
6.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信息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部分(70分):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计量(5分)
1、宏观经济不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方法
2、国收民入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二)国民收入决定的静态均衡模型(30分)
1、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2、政府收支、出口对乘数的影响;
3、消费函数理论;
4、利润利息与投资量的决定;
5、货币供给、需求与利率的决定
6、IS——LM模型;
7、AS——AD模型。
(三)凯恩斯理论发展(10分)
1、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2、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3、货币主义基本理论
4、理论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
(四)宏观经济政策(15分)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产业政策;
4、贸易政策;
5、就业政策。
(五)动态经济学(10分)
1、经济周期理论
2、经济增长理论
3、通货膨胀理论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1、选择题 (20分)
2、名词解释 (30分)
3、计算题 (30分)
4、简答题 (30分)
5、论述题 (4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