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要求
着重考核学生对地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同时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地理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逻辑思维与思辨能力。
二、考试内容
根据教育部硕士研究生初试管理办法的要求,地理学科各方向初试统一为“地理学基础”一张试卷,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地理学科各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内容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三方向的内容,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一)自然地理学
1.宇宙-行星的外部环境,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内容与应用、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基础、自然地理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输、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2.部门自然地理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涉及大气、地貌、海洋和陆地水、土壤地理、生物(植物)、冰川冻土地理;
3.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域分异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4.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5.厄尔尼诺、全球变化、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性地理过程以及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东亚季风、青藏高原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过程。
主要参考书目:
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二)人文地理学
1. 导论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及主要流派;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理论与人口规律;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
3.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农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工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三产业与地理活动;经济活动区位的概念;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交通基础设施、政策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4. 城市化与城市地理
城市地域的概念及类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城市化的概念、类型及机制;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城市基本活动理论;城市职能分类的内涵就方法;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概念与关系;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城市空间分布的理论。
5.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地域文化系统的构成;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地域文化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时空特征;文化景观;民族地域文化系统与地理环境
6. 运用人文地理学思维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区域发展与协调。
主要参考书目:
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3.
(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 概论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组成、主要功能及其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硬软件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性能特点及发展方向。
2. 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的特点及空间数据模型概念;栅格数据结构及表达;矢量数据结构及表达;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结构的不同点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3. 空间数据的获取
地图投影与空间坐标变换;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及其获取方法。
4. 空间数据的管理及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的转换与操作;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关系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5. 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析
空间数据的编辑与拓扑关系的建立;空间数据的共享;空间数据可视化与显示;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及其应用;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及应用;缓冲区分析及应用;泰森多边形分析及应用;网络分析及其应用;地形分析及其应用 ;WEBGIS概念及其应用。
6.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国内外主流的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概况;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与环境分析评价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及应用。
主要参考书目:
邬伦主编,《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大学地理教学丛书》,科学出版社,2005.
三、试卷结构
试卷基本结构为:总分150
(一)名词解释(占总分的20-30%)
(二)简答题(占总分的30-40%)
(三)综合题(占总分的30-40%)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