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展心理学学科建设的高校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心理学专业研究生。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原有学科基础上设立心理学系,同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目前,心理学系拥有应用心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学术硕士)和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授予权,社会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及相应硕士授予权。近年来,人大心理学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国家最新的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人大心理学科被评为“B+”学科;2021年,心理学科进入全球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学科ESI排名前1%;2023年QS世界大学心理学专业排名中,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4名。
根据学校的总体战略部署,当前心理学系的学科定位是打造“人民心理”学科品牌,强调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类,更要研究人民并服务人民,力图走出一条具有人大特色的学科发展新路。心理学系的学科布局是“旗帜性的社会心理学,特色化的应用心理学,前沿性的基础心理学”。其中,社会心理学是人大心理学科的旗帜所在,侧重理论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社会治理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方向,努力为中国之治、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民族团结提供心理学视角的学理解释和实践对策;应用心理学聚焦于国民心理健康、企业与组织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等特色化方向,以探究国民健康、经济建设、企业发展等领域的重要心理学问题并寻求改善之道为目标;基础心理学专注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心理语言学、情绪心理学等方向,聚焦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开展学术攻关。
基于上述学科定位和布局,心理学系围绕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为推进学科发展,心理学系在教师自主科研基础上,着力以“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为主攻方向开展有组织科研,通过社会、经济和文化心理调查、社会心理和神经科学实验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围绕社会治理心理学、企业和组织心理学开展应用科学研究,面向社会心理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开展专项工程研究,努力建构心理学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心理学系在本、硕、博三个层次培养可堪国家使命,具备良好品德与专业知识能力,善于深刻洞见人性本质,洞察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具有学术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心理学人才。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框架是“育才”模型(Make-I-Talent,MIT模型;字面为“让我成才”“造就人才”,简称“育才”)。该模型包括6个核心概念:(1)使命(Mission):复兴栋梁,强国先锋。(2)能力(Ability):研究能力,实践能力。(3)知识(Knowledge):理论知识,方法知识。(4)品德(Ethic):内修德性,外展德行。(5)洞见(Insight):洞见人性,洞察人心。(6)人才(Talent):学术人才,应用人才。六个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全面育人的目标体系。
心理学系目前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共有教师30人,其中专职教师25人(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今后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员提质,确保学科发展的人才支撑。心理学系目前有10个专门实验室,今后将集成打造综合性、高水平的“社会心理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还将建设一批社会实验基地,强化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心理学系师生一直并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我,锻造学科。心理学系将继续强化学术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学术联系,与学界同仁携手探索社会心理科学发展道路,建设面向人民的心理学,在服务人民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学科价值。
上一篇: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