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0年,前身是山东师范学院图书馆。1952年国家院系调整时,接受了原齐鲁大学调拨的中、外文图书近二十万册,使图书馆初具规模。现有工作人员95人,设有办公室、资源建设部、系统部、读者服务一部、读者服务二部、参考咨询与学科服务部、特藏研究部、情报研究服务部、技术服务中心、宣传推广中心。另设有学术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暨志愿者工作指导委员会等组织。
图书馆功能定位为学校信息资源中心、读者学习中心和学术与文化交流中心;服务宗旨为“读者至上,服务第一”。
长清湖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50934.67平方米,是按照图书馆功能定位要求建设的现代化新馆,2015年6月开始运行。主体建筑呈“八本书”造型,为学校标志性景观,被誉为“天地书声”。可容纳纸质藏书200万册,设置阅览座位4600余个,设有读者学习、学术研修、综合服务、特藏阅览、信息共享与创客、展览交流、齐鲁文化展示、中外文化交流等八大空间和特藏、齐鲁文化、师大文库、外文、样本、基藏等六大书库,还建有咖啡厅、书吧等服务设施。
千佛山校区图书馆于1986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13400平方米。设综合服务厅、教育资料中心、电子阅览室、综合书库、教育图书阅览室、化学化工图书阅览室、生命科学图书阅览室、文学理论图书阅览室、特藏阅览室、中外文现/过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教师研修区、图书漂流与学习共享空间等。设置阅览座位1400余个。
图书馆收藏书刊共计407.5万余册。其中,中外文图书374.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9600余种,33万余册。购置电子图书287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193个。馆藏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重点学科全覆盖,并引进国内外较大的社科、科技信息数据库,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保障。在古籍文献、民国中外文文献、齐鲁文化文献、“四库全书”相关文献,教育与地理文献、师大学者著作等专业书刊收藏上较为系统,颇具特色。馆藏线装古籍20万册(善本古籍1120种,15688册)。有36和462种古籍分别入选国家和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是全国和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图书馆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馆内系统采用较为先进的虚拟存储系统,构建了数字图书馆门户系统,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引进了汇文自动化管理系统和中外文资源发现系统、移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系统、随书光盘系统、远程访问系统等。拥有智能化管理平台、自助借还、门禁管理、楼宇智能管理等先进系统及设备,其中智能管理平台将3D导航、信息发布、研修间预约、座位管理、读者互动、检索等六个系统集成,为读者提供快捷高效服务。
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内容,开展了多元化、深层次服务。主要可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参考咨询以及3D打印等服务。面向科研开展了馆际互借、原文传递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查收查引、科技查新、学术不端检测等科研支持服务。为辅助学科建设提供了以学科竞争力分析、学科发展态势为主要业务的学科服务。面向学校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了前瞻性数据研究支撑服务。另外为建设书香校园,丰富校园文化,发挥学术交流功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举办和协办学术报告会。
图书馆重视发挥志愿者作用,积极培育志愿者队伍。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9年4月,由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目前志愿者队伍壮大到2000余人。志愿者们协助图书馆做好日常管理与读者服务工作,开展服务创新和阅读推广活动,对图书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已成为图书馆管理服务队伍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建立了完善的志愿者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富有朝气、具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服务团队。
着眼“十三五”发展,图书馆领导班子正团结和带领全馆职工紧紧围绕建设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学图书馆的目标,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努力把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推向前进,实现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