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规划学院

  学院概况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是以地理学为主体,环境科学、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和区域经济学等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院。学院前身为始创于1923年的河南大学地学系,首任系主任为著名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景兰教授。经过几代地理人的筚路蓝缕、奋力拼搏,环境与规划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赞誉。2009年4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等的陪同下来学院视察。2006年6月,学院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同年,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先后来院视察,并对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办学理念

  根据当代地球科学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形势和任务,结合我校发展确定的阶段目标和学院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系统推进,以人为本,促进交叉,强化创新,率先实现把环境与规划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学院的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信息化和地球科学系统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改革与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机构设置

  学院下设地理科学系、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和环境科学系。拥有环境与规划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黄河中下游科学数据中心、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数字地理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教学、研究机构。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地理学、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区域经济学和生态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及对应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课程教学论(地理)、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等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5个本科专业。地理学为河南省优势学科,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在2012年和2009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地理学分列第11名和第8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36人。教师队伍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3人,省、校特聘教授16人,海外讲座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2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1人。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质量为核心,着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区域模型与信息系统学科的整合与创新”等3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经济地理学》《区域系统模型及其应用》等教材荣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WEB GIS》等两门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等六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地理科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两位教授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0多项;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二届中国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中分获银奖与二等奖,获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第二届视频制作比赛第二名。

  科学研究

  瞄准地理学发展前沿,围绕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省发展战略,开展了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等已经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学、生态地理学5个研究方向。近3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48项,其中主持完成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13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SCI、SSCI、EI等论文180余篇。在《地理学报》80年和《地理研究》32年发文总量排名中分列全国高校第八和第七名。

  文化传承创新

  学院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以黄河文明为文化特色、黄河流域为地域特色,实现对黄河文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协同拓展科研创新平台,先后成立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理学黄河分会等机构,打造“黄河学”高层论坛、“球”生之路—4.22地球日等系列活动,为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社会服务

  学院以服务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大数据试验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等重大战略需求,为政府决策咨询、政策制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深化产学研融合,先后完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城镇体系、土地利用、旅游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委托课题500多项;培养了在职研究生三千多人、培训各类人才万余名;面向社会开放自然博物馆、虚拟现实实验室和天文观测站,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等来学院视察,对学院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际交流合作

    学院加强交流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德克萨斯州立大学(UTD)、迈阿密大学(UM)等学术机构开展联合培养与合作研究,建立了河南省数字地理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聘请海外教授18人,开设全英或双语教学课程10门;与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Goodchild等50多名国外专家开展了合作研究,选派教师、优秀学生到国外知名高校深造近百人次;组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8次;受聘的海外教授Ronald Briggs、Milan Konecny分获2013年、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黄河友谊奖”。

上一篇: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职研究生

下一篇: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常见问题

更多
全国在职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

400-188-0979

快捷报名

更多
错误提示在这
错误提示在这
错误提示在这
提交信息
提交成功显示

热门简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