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高等院校,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区,地处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源头,是北京市授予的“美丽校园”“文明校园”和“花园式单位”。学校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拥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10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其中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队列并与北京交通大学进行共建,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学校目前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和国家、北京市发展需求,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在物流流通、证券期货、物联网与大数据、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建有双碳研究院、大运河研究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期货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所、商贸流通企业研究所、政府会计与审计研究所、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校从源头培养抓起构建课程培养体系、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流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尤其在物流、证券期货等行业中毕业生享有较高社会声誉。
一、商学院简介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是致力于培养数字经济时代商业创新管理人才的新型商学院,学院全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教学体系、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北京经济建设,为现代管理人才提供丰富的国际化商业实践环境。目前商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商学院分别设有企业管理目录内二级学科以及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二级学科。设有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4个教学系和工商管理(精英实验班)、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数字化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共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培养方向聚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运用数理科学、系统科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思想、理论与方法,以供应链风险韧性及安全管理和供应链优化协调及数智化为核心,从管理学理论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展开研究,深化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供应链风险、韧性及安全管理:数字经济时代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研究、供应链风险及韧性分析评价与指标体系设计、供应链安全及韧性管理等;供应链协调优化及数智化管理:供应链利益主体博弈、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供应链绿色化和供应链ESG研究、企业供应链构建模式、企业供应链可靠性研究、企业供应链流程优化和企业供应链组织形态研究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科特色:数字经济下人力资源配置与优化,商贸流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侧重于数字情景下商贸流通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测评、薪酬、组织结构优化,聚焦数字情境下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和数字平台劳动研究。主要聚焦:商贸流通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平台经济中的组织创新,人才结构与优化;数字劳动关系系统及组织公平;数字经济中的领导力与与团队行为;科技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育等。
企业管理学科特色:适应数智化时代需求,立足大宗商品等流通领域,聚焦现代企业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包括以大宗商品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研究为切入点,探索大宗商品电商平台模式创新和智慧管理应用创新,共建共享数字化平台;以响应消费新需求为牵引,基于数字技术对商业要素与活动映射、分析与重塑,探索大宗商品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电商交易路径优化;以企业孪生应急管理为手段,大宗商品企业的安全交易水平研究,探索数字化背景下大宗商品企业的定价机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应急保障措施。
二、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
商学院师资力量完备,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具备竞争力,现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12人,占教师总数的近22%,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人,硕士生导师3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辅导员、北京市优秀班主任等9人。商学院围绕学校发展定位,积极推进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引进包括长江学者钟昌标在内的多位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同时学院还积极聘请实务界专家作为兼职教授,与四大银行、大型流通企业等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聘请企业领导及高级管理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开展企业家进课堂活动。
学院建有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商务运作管理创新实践基地、商务实训中心、企业经营与运作实验室、SAP大学联盟实验室、APPLE多媒体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成立有商贸流通企业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所、运河文化研究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举办的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论坛和北京商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等已经成为相关领域高水平品牌论坛。
三、科研成果
近年来,商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近20项,共成功申报国家级、教育部、北京市等各项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0余部,获得国家级等各类奖项20余项。近年来20余份研究成果获商务部和北京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或采纳。
四、研究生招生
1.公共管理(MPA)专业型硕士
专业硕士 | 学位类型 | 培养方向 | 学习方式 | 专业代码 | 学制 | 考试科目 |
公共管理(MPA) | 专业学位 | 城市治理与公共政策、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 | 非全日制 | 125200 | 二年 | 科目1:199管理类综合能力科目2:204英语 |
报名参加公共管理(代码为125200)的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招录录取条件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注意:我校所有可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为硕士生。推荐免试生接收录取办法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五、报考流程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考生报考前,应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院网站,认真阅读《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北京物资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北京物资学院2024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了解报考信息。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日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日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北京地区报考我校的考生报考点请详见2024年9月-10月我校研究生院官网(https://yjsb.bwu.edu.cn/)相关通知要求报名。请选择北京物资学院作为招生单位,招生单位代码:10037。
3.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4.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京内报考我校的考生网上确认时间、地点、要求等请详见2023年10月我校研究生院官网(https://yjsb.bwu.edu.cn/)相关通知。
3.京外报考我校的考生请按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规定进行网上确认。
六、考试
1.初试与复试日期按国家规定执行。
2.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3.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复试时间:2025年3月-4月,详见我校研究生院官网(https://yjsb.bwu.edu.cn/)发布的《复试通知》。
(2)我校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实行二级管理。研究生院负责制定学校复试规则和各学科、专业的复试基本要求;培养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复试办法。
(3)复试以复试组形式进行,复试组成员由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工作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等多人组成。
(4)我校实行差额复试。
(5)复试时需交验本科毕业证、学生证(应届毕业生)、本科成绩单等相关证明。(详见《复试通知》)
4.调剂考生复试参照复试方案执行,调剂考生需服从学校学科专业需求,培养方式由学校确定。
5.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加试。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 网络教育考生不加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