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早在1902年山西大学堂(太原理工大学前身)设立之初,其西学专斋就开设了法律课程,并于1906年开办了法科法律学门,属山西大学堂早期的文、法、工三科之一。文法学院于2019年11月以原政法学院为基础,合并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文社科教育基地组建成立。现设法学系、公共管理系、汉语国际教育系、MPA中心以及人文社科教育基地。本科专业为法学、行政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为MPA(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式为非全日制。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专业教师56人,教授3人,副教授16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人,境内外客座教授4人。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山西省高校学校拔尖人才1名、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1名、山西省“131”领军人才2名,4名青年教师入选山西省首批“三晋英才“支持计划。
专业建设方面,近年来学院骨干教师获批山西省教学成果奖,山西省精品课程、山西省教改项目接连立项。一是法学专业。法学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聚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双碳战略目标、涉外法治建设,开设了知识产权法、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法、涉外法律等特色课程体系,着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骨干教师承担《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任务,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融入法学各门课程,采用模拟法庭、案例研讨、情境剧等教学形式,提升大学生对法治领域意识形态问题的政治辨别力、政治领悟力。师生连续数年在全省各地的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开展“送法下乡”公益普法活动,不断丰富本科教学“第二课堂”,打造课程思政的“实践金课”,活动成为了太原理工大学的“公益名片”,被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教育报等多次报道。二是行政管理专业。以服务国家公共治理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目标,聚焦山西能源革命和资源转型等重要领域,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和服务的,并有从事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做出较大成绩,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等大型赛事,获得3项国家级奖励,15项省级奖励。三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三双”,即“双语言”、“双文化”和“双能力”为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外语(英语及第二外语)基础,具有中外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国际汉语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能力的人才,能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工作,并具备向高层次国际汉语研究方向发展的潜能。该专业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且报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海外考生还在逐年增长。中外学生一起学习,一同实习,成为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的专业学习者与体验者。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学院每学期都会邀请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为师生进行讲座授学。注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国际法等涉外法治课程教学中,引领学生学好国际法,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国际法思维,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在全国法学院校中率先为法学专业本科生设立“大成杯”大学生法学研究课题,不断提升在校生的科研能力。在实践环节,连年举办“大成杯”大学生法律学术沙龙,邀请专家“线上+线下”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等。学院长期与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晋中市司法局、榆次区人民法院、万柏林区检察院等单位开展大学生实习合作,不断加强法律实务部门在实践资源、实践平台和实践机会方面的供给,推动法学教育与法治实务相互融合。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屡获佳绩,学生的司考通过率多年来一直稳定于国家平均通过率三倍以上,学生考研录取率达25%以上,升学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就业分布在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知名律师事务所等。
科研方面,学院强化学科建设龙头导向作用,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兴治学科研之风,科研创新屡有新的突破。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7项以及省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60余项,累计科研进账突破600万元;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中国教育报》(理论版)》《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二十余部;多人次荣获“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二等奖,多名教师获“山西省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山西省“精彩一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平台基地方面,2020年我校入选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0年山西省司法厅在我院建立“行政立法基地”,2016年山西省法学会依托我院成立山西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2023年山西省法学会依托我院成立山西省法学会民营经济法治研究会,2020年山西省司法厅在我院建立“行政立法基地”,2021年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我校共同建立“太原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202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在我院建立“太原市人民政府立法联系点”。
荣誉和社会服务方面,学院获“校文明和谐单位”、“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重点建设的“五星级党委”和“五星级工会”等荣誉称号。杨建华副教授获司法部“全国优秀法律顾问”,巩燕副教授获山西省律协“山西省杰出巾帼律师”,张振宇副教授获中国裁判文书写作大赛(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主办)优秀指导教师奖,多名教师获山西省模拟法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雷兰教授担任晋中市人大常委、人大代表,张振宇副教授担任太原市万柏林区政协委员,杨建华副教授和张青政副教授被聘为山西省委法律顾问、山西省政府法律顾问。学院多位教师在山西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山西省法学会民营经济法治研究会等多个省级学会中担任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并在省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担任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专家咨询员、省内基层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和特约监督员,在全省有较高的学术和专业知名度。学院连年承接太原市转业军官培训、孝义市政法干部素能培训等,社会服务卓有成效。学院教师每年承担数十项地方立法项目,在立法专项研究、立法规划、立法起草、立法论证、立法后评估、备案审查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更好地推动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与山西省有关党政机关、司法系统、企业界、媒体等紧密合作,2022年学院为孝义市法学会、山西晋商律师事务所等授牌“法学教育实践基地”。2023年学院与北京大成(太原)律师事务所、北京中伦文德(太原)律师事务所、山西华炬律师事务等签订《涉外人才协同培养框架协议》,与该三家律所和山西综改区武宿保税区运营服务中心分别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实践教育基地”,与澳门濠江法律学社、山西省贸促会等在涉外法治实务领域开展洽谈合作。
国际化方面,近年来我院多位教师被派到太原理工大学与西印度大学莫纳分校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以及太原理工大学和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担任教学和管理人员。2023年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院承办的“唐风晋韵 走进非遗”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成功举办,该项目以直播课程与录播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学员了解独具特色的山西非遗文化,感受更加多元立体的中国,吸引了来自越南、老挝、泰国、牙买加、阿富汗、蒙古国等国家的85名海外学生“云端”相会,共同领略三晋非遗魅力。2023年我院教师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并受邀线上参加俄罗斯国际涅夫斯基论坛、中日韩知识产权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年俄联邦总统直属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学院西北行政分院外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卡洛列夫·康斯坦丁一行来访我院,双方在我院举行了交流座谈会,并且学院为其举办了交流介绍会。
校友工作方面,文法学院校友分会成立于2022年,同年,设立文法学院校友奖教奖学金。其中,大成-MXG奖教奖学金由文法学院杰出校友、法学专业2003级马俊、辛瑞、王贵出资设立,融一奖教奖学金由文法学院杰出校友、行政管理专业2003级李瑞军出资设立,均用于奖励促进学院学科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及科研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本科学生。
踔厉奋发守初心,笃行不怠担使命。文法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求实创新”之校训,坚持“以文载道、知政求法”之理念,为推动新文科建设内涵式发展和实现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而不断奋进。
上一篇:没有更多了
下一篇:太原理工大学数学学院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