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于上世纪初的四川大学农学院畜牧组。1993年畜牧系和兽医系合并成立动物科技学院, 2007年动物科技学院分设为动物科技学院和动物医学院。支撑动物科技学院人才培养的机构还包括动物营养研究所(正处级)和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副处级)。

  动物科技学院现有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2014停招)4个本科专业。现招生的3个本科专业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省重点学科草学和水产等学科。畜牧学在2017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为A-(排名全国并列第三),以畜牧学为支撑的动物学与植物学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标志着我校畜牧学科已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前列,2017 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草学评估为B(全国排名并列第六)。学院现有畜牧学、草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产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畜牧、农艺与种业、渔业发展3个农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动物科学、草业科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水产养殖学省级特色专业。动物科学和水产养殖学2014年分别列入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和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重视教学科研平台建设,2017年入选教育部111引智项目,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和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虚拟仿真中心,教学科研猪场、禽场、奶牛场、牧草、水产养殖、动物营养试验场等10余个教学实验实习场(站),占地400余亩,有各类教学科研用房建筑面积为22.37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总价值约9758.9万元,设施设备水平国内先进,在本科教学实践及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与企业共建博士生工作站34个、与5个企业建立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建立专家大院10个,与39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障。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154人,研究生导师113人(博士生导师36人),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52人,获得博士学位1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优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9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四川省杰出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8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5人,四川省千人计划4人。拥有1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创新团队5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

  学院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成果丰硕,获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近五年,主编教材和专著46部。主持省级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17项,校级12项,发表教改论文30篇。获四川农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22人次,连续四年获特等奖。建成《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和《家畜育种学》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家禽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动物生理学》、《生物统计学》、《普通遗传学》、《畜牧学概论》、《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6门四川省精品课程和《动物营养学》、《饲料学》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校级优质特色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件。

  学院始终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科学研究。2015年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661项,新增纵向科研项目3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8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优青项目1项)、863项目1项,973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4项;部省级科研项目159项,其中霍英东教育基金2项,教育部春晖计划基金6项、转基因重大专项2项。横向合作项目348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10项。到位科研经费约1.8亿元。发表科研论文1420篇,其中SCI论文1021篇,其中包括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等,获授权专利439项,其中发明专利98项,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3项。近年来,培育出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国家审定畜禽新品种(系)6个,牧草品种10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49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9项;在动物营养代谢与需要、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利用、动物繁殖及胚胎生物技术、动物安全生产、动物新品种选育与生物技术应用、数量遗传与生物信息学、牧草育种、草地资源与生态、草坪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明显优势或特色,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达国际先进。

  学院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效益显著。近五年,累计转化科研成果50多项,新增产值300多亿元,新增利税约5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万余个,产品覆盖和带动近800万农村人口的就业和增收;派遣34名“三区”科技人才,组织7个科技扶贫团队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工作成效显著;开展技术培训和讲座1000余场次,受训技术人员近90万人;每年接听技术咨询电话1万余人次,网络咨询1万人次,较好地解决了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近五年,派出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访问和合作研究、出国交流人员30余人次,与国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8人,硕士研究生6人,本科出国攻读学位、带薪实习等56人。师生参加国内各种学术会议2000余人次,参加国际会议100余人次,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5次,有100余人次在国内外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并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

  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健全,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在培养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167人、硕士研究生600人、博士研究生120人,近三年,依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5项(国家级18项)、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154项、创业训练项目10项和导师自选科研项目等的资助,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141篇(其中,SCI论文31篇, CSCD 68篇)、创业大赛获奖16项。近五年,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其中约40%的学生考上“985”、“211”高校和中科院系统的研究生,近30%的学生到 500 强企业、上市公司就业,每年到学校(院)举办针对学院各专业毕业生的招聘会达100家以上,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学生人数比保持在10:1以上。

  在历经112年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学院始终践行和弘扬学科奠基人邱祥聘、杨凤等老一辈缔造的“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川农大精神,传承和发展他们总结形成的“奉献、协作、求实、创新”团队精神,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坚持人才培养为本,学科建设为纲,学术研究为天,学者为上,培养高素质畜牧科技人才,建设以科学研究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学院。

  (数据截至2018年11月)

上一篇: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在职研究生

下一篇:没有更多了

在职研究生

常见问题

更多
全国在职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

400-188-0979

快捷报名

更多
错误提示在这
错误提示在这
错误提示在这
提交信息
提交成功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