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论文内容一般应由 11-13 个主要部分组成,具体视学科和论文实际情况而定,依次为:1.封面、扉页;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英文缩略词说明(医学类);7.符号说明(必要时);8.论文正文;9.参考文献;10.综述(医学类);11.附录(必要时);12.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13.致
谢。其中,医学类学位论文应包含英文缩略词说明和综述部分。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扉页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分为公开学位论文(学术学位)、公开学位论文(专业学位)、涉密学位论文(学术学位)、涉密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等四种形式(具体见附件 1.样例 1-4),封面正面上填写论文题名、学科专业(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学科方向或专业领域、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内容。在书脊上方印“博(或硕)士学位论文”,下方印“中南大学”。涉密学位论文须在封面右上角标注密级、定密日期,由校保密办公室审批、盖章。
公开、涉密学位论文扉页采用统一格式,一律不带密级栏,分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两种格式(具体见附件 1.样例 5-6)。扉页除包含封面正面的全部内容外,还应包括中图分类号、 UDC、学校代码、学位类别(专业学位或学术学位)、副题名
(必要时)、研究方向、二级培养单位、副指导教师(必要时)、以及论文答辩日期和答辩委员会主席等内容。扉页须单独成页,印在右页。
学位论文题名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确切、具体,力求精简,严格控制在 25 字以内,学位论文封面不使用副题名。
学科专业(专业类别)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018 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为准,只填写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学科方向(专业领域)可填写二级学科、三级学科或专业学位领域名称,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须加括号注明;研究方向可根据学位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只填写关键词组,力求准确、精炼。指导教师署名一律以批准招生的指导教师为准,如有变动应正式提出申请并报研究生院审批,且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如有其他指导教师,只能在扉页的副指导教师一项中填写(限一名)。
中图分类号(http://www.ztflh.com/)和 UDC 号(《国际十进位分类法》)可在图书馆查阅获得。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单独设一页,排在扉页后(具体见附件 1.样例 7)。
3.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应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突出学位论文中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练。其中,医学类学位论文的摘要应就研究背景和意义予以阐述。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 500 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为
1000 字左右。
中文摘要页(具体见附件 1.样例 8)上空一行居中打印论文题名(三号黑体加粗,段前 18 磅、段后 12 磅),换行顶格编排“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及摘要内容(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摘要内容后空一行顶格编排图、表、参考文献的数量(四号宋体);空两行后顶格编排“关键字:”和“分类号:”(四号黑体加粗),每篇论文应选取 3-8 个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中文摘要为全角符号,英文摘要为半角符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4.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格式和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另起一页(具体见附件 1.样例 9)。上空一行居中打印英文题名(三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加粗),换行顶格编排“Abstract:”(四号 Times New
Roman 加粗)及英文摘要内容(四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摘要内容后下空两行,顶格编排“Keywords:”和“Classification:”(四号 Times New
Roman 加粗)。
中、英文摘要页的行距为固定值 20 磅。
5.目录
目录应列出论文的大标题、一级和二级节标题,逐项标明页码(具体见附件 1.样例 10)。各级标题应简明扼要、点出各部分主要内容。学位论文的页码编排为:正文和后置部分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从中文摘要开始的前置部分用罗马数字单独编连续码。
“目录”两字中空两格(三号黑体加粗,段前 18 磅,段后 12 磅),上空一行,下空一行后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靠右顶格)。章、节、小节分别以阶梯式排列:1(第 1 章)、
1.1、1.1.1 依次标出。其中,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的章、节、小节等编号排版,可按“第一章”、“第一节”、“一、”、“(一)” 的形式撰写章、节、小节的题名与页码之间用“……”连接。除“目录”两字外,章名采用小四号黑体,其余字体均为小四号宋体。
目录页的行距为固定值 20 磅。
6.英文缩略词说明(医学类)医学类学位论文常使用大量英文缩略词,因此在论文正文前,应单独做出说明,以便审阅者事先了解。格式要求按符号说明部分执行。
7.符号说明(必要时)
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说明论文中所用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及单位(或量纲)。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注释说明汇集表,仅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上空一行后居中书写“符号说明”四字(三号黑体加粗),段前 18 磅、段后 12 磅,下空一行开始列出注释说明汇集表,汇集表中文字格式按照下文中表格的相关规定执行。
8.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主体,主体部分应从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应另起页。一般由序号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五个部分构成。写作形式可因研究内容的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绪论(或综述)、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等。
论文主体部分可根据需要划分为不同数量的章、节、小节,章编号居中排,节、小节编号全部顶格排,不同层次的数字编号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
“2.1”等。数字编号与标题之间空 1 个字的间隙。
章的标题占 1 行,正文另起行,空 2 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正文中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采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标准字间距。章名采用三号黑体加粗,节名采用四号宋体,小节名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则替换为同字号的 Times New Roman 字体)。章名段前 18 磅、段后 12 磅,节名、小节名段前 10 磅、段后 8 磅,章名居中,节、小节名顶格编排,节、小节、正文间不出现空行。正文及各级标题一律采用固定行间距 20 磅。(段落中有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小节之后可以使用 1.1.1.1(五级标题),正文内容如需排序,按以下序列执行:(1)(一级内容)、①(二级内容)、a(三级内容)、(a)(四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