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思想困惑密切相关的“问题”展开教学,符合教育应该具有针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加强联系实际、联系时代、联系对象的要求。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能及时感知“教”和“学”问题的基础,是一种正视理论生存状态的正确态度,是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提高教学时效性,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观认同度的起点。
以“问题主导”为原则规划教学进程、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育资源,能满足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具有针对性、差异性和现实性的要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职研究生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一、问题引导教学法,适应学生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具备多样性的要求
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个体的认识能力、理解水平、经验阅历、价值观念等主观思维特征不同,对同一理论知识、同一客观事实和实践现实认知感也不同。学生群体接受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期望值同样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别和差异。以问题引导教学的建构,用问题丰富理论的张力能够促使学生由线性思维向多元非线性思维转化。以问题规划和整合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教学法能营造学生敢问“为什么”的课堂氛围,打造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塑造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本质,能满足教育过程关注学生差异的多样性要求。
二、问题引导教学法,具备高校政治理论教育育人的整体性功能
《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中说到:“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价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地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理论育人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内化的过程。“问题引导教学法”能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职研究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能使他们在解答问题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感受到理论来源于具体生活的激情。这样在全面的知、情、意参与下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接受、认可、内化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系统工作,才能去除政治理论教育给人的布道感,满足学生的被尊重、被认可的情感需求,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育人的目的。
下一篇: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