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事业发展需求,能够熟练地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心理健康服务实践,具有良好职业胜任力和科学素养的心理健康服务专门人才。
2、具体要求
1、 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素养;具有仁爱之心和严谨的职业操守。
2、 掌握较扎实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心理健康服务的科学方法、理论范型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实践技能和实务规范;初步养成合格专业工作者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具备在社区、学校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实务、教学和科研工作所需的职业胜任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4,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制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一4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8个月(见习实习不算在内)。
四、师资队伍
1.校内专任教师不少于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不少于3人。教师团队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少于60%,持有本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不少于50%。
2,组建“校内专任教师+外聘行业兼任教师”的教师团队。校内专任教师与外聘兼任教师的比例以2:1左右为宜。外聘教师应是本专业实践领域的行内专家,主要担任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
3.成立本专业(或专业方向)教研室,负责本专业(或专业方向)研宄生培养事务。
五、培养方式
l .实行班级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班级教学主要以课程教学形式实行,个别指导主要以导师制形式实行。
2,实行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训练以见习和实习为基本形式。
3,强化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策略;见习实习环节要求内容明确,指导教学有过程管理。
六、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四个模块组成,总学分不少于45个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 公共学位课(4学分)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
1 | 外语 | |||||
2 | 政治理论 |
2、 专业基础课(不少于21学分)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心理学研究方法:基础与应用 | 0 乙 |
2 | 心理统计:基础与应用 | 2 |
3 | 心理测量:基础与应用 | 0 之 |
4 |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 | 3 |
5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 0乙 |
0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伦理 | 0 |
7 | 异常心理专题 | ) |
8 | 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与方法 | 00 |
9 | 团体咨询理论与实务 | 3 |
3、 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依据心理健康服务的不同领域对职业胜任力的要求,本方案将专业选修课程组织为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三个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办学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条件和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身的模块,从而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
模块 | 课程名称 | 学分 | ||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块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 9凵 | ||
心理危机干预 | 90 | |||
班级辅导实务 | 90 | |||
生涯辅导理论与实务 | 9 | |||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设计与管理 | 9 | |||
个案管理 | 9 | |||
会商(consultation)的理论与实务 | 9 | |||
心理学论文写作 | 90 | |||
其他 | ||||
社区心理健 | 社区心理服务理论与实务 | 2 | ||
康服务模块 | 健康心理学 | |||
残障人士心理服务专题 | ||||
老年人心理服务专题 | ||||
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辅导 | ||||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设计与管理 | ||||
心理学论文写作 | ||||
其他 | ||||
企事业单位心理健康服务模块 | 组织文化与员工心理健康 | |||
企事业单位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设计与管理 | ||||
健康心理学 | ||||
压力管理 | ||||
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辅导 | ||||
个案管理 | ||||
心理学论文写作 | ||||
其他 | ||||
4、 专业实践课程(不少于8学分)
学生在第二、三学期进行专业见习,在第四、五、六学期进行专业实习。此外,学生还应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并提交报告或总结。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时间要求见下表,见习、实习的具体安排要考虑相关课程的顺序和衔接(例如精神病学见习应该安排在变态心理学课程同时或之后):
实习内容 | 实习要求 | 学分 | ||||
心理障碍诊断评估见习(精神病学见习) | 不少于40小时 | 1 | ||||
心理健康服务见习(学校、企事业机构、社区心理服务机构) | 不少于60小时 | 1 | ||||
心理咨询/治疗实习(个体和团体咨询/治疗) | 实习总时数不少于200小时,其中受督导的实习不少于100小时(其中个体督 | 4 | ||||
导不少于30小时) | ||||||
学术活动 | 1 | |||||
社会实践活动 | 1 | |||||
七、课程考核
1 .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和成绩记录,使学习评价能够真实、充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水平,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成为其进入职业市场的可靠凭
2.课程学习评价以考试和考查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课程以考试为主,实践教学课程以考查为主。考试以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以等级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个等级)评定成绩(可以结合定性评价)。
3,应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有针对性、多样化的考试考查形式,考试考查应能覆盖课程的基本内容。考核形式可包括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平时作业、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实习报告、课程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督导师评定、实习指导教师评定、会谈过程分析、标准当事人模拟会谈,等等。
4.实践学习环节的考核应该有细分的考核指标(参见《实习教学细则》);应该山督导师或实践指导教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评定。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应突出实践取向,致力于发现、理解、解决专业实践中的问题。
2,学位论文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度、合理。
3.学位论文可以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项目设计、典型案例分析等研宄类型,论文写作须符合研究生论文体例要求。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
十、其他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补修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见下表)至少4门;学生应于入学后到相应本科生课堂学习,参加统一考试并取得合格的成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学生补修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1 | 普通心理学 |
0 乙 | 社会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 |
4 | 人格心理学 |
冖0 | 心理统计 |
心理测量 |